http://www.yaoshill.com
首页爱因斯坦论佛教谈顾净缘吴信如弘一法师论江本胜实验教义入门开元三大士雷久南食谱唐密药师法吴立民净柱法师五行蔬菜汤玉琳药师经题佛门法事药师法会简轨药师经药师经法序药师七佛经知识提要佛法的科学证明求佛注音楞严咒
    恩师吴老于己丑年正月初六圆满示寂,本网倡议:正信弟子当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修行佛法,觉悟人生,自利利他,行于如如,如如而行,守本分事,珍惜时光。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分类目录
药师如来与北斗七星
药师法门为末法必修法门
药师法门解答专帖
药师法门文汇
于晓非居士的佛教演讲之一
于晓非居士的佛教演讲之二
于晓非居士的佛教演讲之三
于晓非居士的佛教演讲之四
首页
名师简介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药师法会简轨
药师七佛本愿功德经释
药师七佛本愿功德经释义(二)
《药师经法研究》序
弘一、印光法师论药师法门
弘一法师:药师如来法门一斑
玉琳国师药师经题语
名人论佛教
合理的居家生活
中医与佛教的养生秘诀100条
健康长寿七法
怎样念好家庭这本经
药师法门对我们的启示
不健康有四种原因
大藏治病药
胆结石怎么办
佛医病因对治图表
肝炎怎么办
感冒的时候怎么办
咳嗽的时候我们怎么办
过午不食的利益
如何调呼吸
失眠头痛怎么办
痛经子宫肌瘤怎么办
养生八段锦
食物相克与相生
明目论与洪范五行生序
身病还是心病
哪些食物能杀死癌细胞
食疗
根治所有胃病
防治糖尿病秘方
李清岩治癌秘方
高血压、减肥方
姜的二十种食疗功效
重大疾病特方收藏
金刚念诵
枸杞单偏方
震惊世界的中国秘方
中药泡脚极品药方大全
颈椎腰椎穴
华佗百病秘方
教你如何清肠
微笑是康复和谐的开始
身心灵整体健康
快乐的钥匙
能让你豁然开朗的廿六句话
人生的感悟
一生受用的85句
生活箴言
网络欢喜学佛
网上供佛
睡五分钟等于六个钟头的方法
远络疗法图片
9类身体求救信号!
身体彻底排毒的简单方法
不花分文治疗颈椎 肩周炎
温家宝:做人的基本原则
五脏排毒简单方法
很好的佛教知识
南怀瑾的一个秘方
意念疗法
佛法极品图片
药师七佛法像
打开七个脉轮的手印
图解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一
图解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之二
图解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三
图解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四
图解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五
佛教的现状与未来
法事介绍
灵源大道歌 ·曹文逸
能满众愿的药师佛
太虚大师论药师法
惟贤法师论药师法
暂无

 

 

地藏经法研究9

吴信如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吴信如 著

 

分身集会品第二  

 

昨天我们讲了第一品,我再把它概括一下。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从“如是我闻”起,讲了六成就:如是,即信成就;我闻,即闻成就;一时,即时成就;佛,主成就;忉利天是讲法的地方,即处成就;从为母说法一直到皆来集会,即众成就;当机来说地藏菩萨的经,是法成就。 

序分在《地藏经》中,在科判上,有的把第一品整个算为序分,也有它的道理。但确切的应该在:“如是等鬼王皆来集会”为止。底下“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起,应是正式的正宗分。序分是一部经的开头语、前言,就是讲佛是在什么时间、地点,什么人参加、说了什么话等等。正宗分以下就是正式说这个法门的内容。最后的就是流通分。所以第一品中,正宗分也开始了。从第一品中,我们已提到地藏经是教愿、教信、教孝、教修福报之“五教”。这经中第一品讲了文殊菩萨问地藏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因何行、立何愿而成就这些不思议的事,解答了这个问题。经中“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当得到师子奋迅具足万利如来所告之后,“因发愿言:我今生今世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同时在这一品最后“立弘誓愿”,这两个愿,一个是在师子奋迅具足万得如来那个佛时发的,一个是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这个佛的时候发的愿,这就是他的本愿。这两个愿的原文,我们应该记下来。这是地藏菩萨因地的本愿。那么,地藏菩萨因地作了什么修行呢?如前所述,即为教孝、教施等“五教”。比如经中地藏菩萨教他母亲信佛,这就是教信。他母亲不信佛,后来命终了,他想念母亲,担扰母亲必因不信三宝,堕入恶道。他想知道母亲的什么地方,后来在佛的教导下,把自己的房子卖掉办供养,这就是教施。佛告诉他要证得佛身须广修福报,如是就发愿,即教愿,教修福报。修福报的内容很多,《地藏经》中教修福报的方法是超度亡者。经上,地藏菩萨因在庙里为母亲设供养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不但他母亲得到解脱,那个无间地狱里的罪人,在那一天都得受乐,俱同生讫,都超度了。所以《地藏经》教修福报,不但包括了对生者的造福,更着重度亡,为亡者造福。所以我们在盂兰盆法会里讲《地藏经》,做“地藏七”,拜地藏忏,都是比较合法的。

 下面讲第二品“分身集会品第二”。 

尔时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所有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俱来集在忉利天宫。以如来神力故,各以方面、与诸得解脱、从业道出者,亦各有千万亿那由他数,共持香华,来供养佛。彼诸同来等辈,皆因地藏菩萨教化,永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诸众等,久远劫来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暂无休息。以地藏菩萨广大慈悲、深誓愿故,各获果证。既至忉利, 心怀踊跃,瞻仰如来,目不暂舍。

 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 祇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为业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辇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或现男子身,或现女子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于人,悉皆度脱。 

或现天帝身,或现梵王身,或现转轮王身,或现居士身,或现国王身,或现宰辅身,或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乃至声闻罗汉、辟支佛、菩萨等身,而以化度,非但佛身独现其前。 

汝观吾累劫勤苦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穷苦众生,其有未调伏者,随业报应。若堕恶趣,受大苦时,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 

这一段的标题叫“分身集会”。我们对身,要有一个了解。我们读经,佛经中一个“身”,一个“土”都要把它弄清楚。差不多每部经都要牵涉到这个问题,每一个佛以什么身来讲经说法,以什么身来现什么境界,在什么净土里讲经说法。这个身,它的本意即“聚集”,“蕴藏”。

 我们人的身体,有身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身根。身根里有胜义根,也有不净根。《阿含经》中讲我们人的身根里由三十六种不干净的东西构成。我们人的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组成的,但这个身体里 头也有宝藏,也有胜义的精华的东西。人的宝贵,在于有身体,但出问题的地方也是因为有身体。有了身体,就把人从整个法界隔开了,就有了界限。没有身体就没有界限,有身体就有了界,故说“身为界分”。身体为界,由此而欲界、色界、无色界之界分,“法界法身,色界色身”。老子讲“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人最大的患在有身体,有了身体就什么问题都来了。这是讲人身体真理的一面。但人的身体也最宝贵,三德秘藏都在这个身体里头。我们常讲,凡夫贪执于肉身,将身体执意为我,“我的身体”、“我的,我的……”贪恋这个身体不放,因此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贪着身体不放,使身体造各种业,以致于轮回生死。声闻缘觉二乘的人,为了修道,使自己能够证入寂灭,就厌弃这个身体,认为它就是烦恼之源,视自己身体为臭皮囊,看得不值钱,因而灰身灭智,就修苦行。这个也是不圆满的。当然,小乘的人厌弃这个身体,比凡夫执着这处身体的境界高得多。但厌弃身体,同样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只有菩萨对自己身体的处理是万德庄严,庄严自己的身体,既不是凡夫的贪着,也不是二乘人的厌弃,而是自己修功德,利益众生,使自己的功德来庄严自己的身体,使自己的身体能象佛在世的时候那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将来最后成佛的时候,能够也象佛涅盘时那样,成就法身、解脱、般若三德秘藏。所以只有菩萨对人的身体处理得最恰当、最圆满。我们学佛,行菩萨道,就要象菩萨那样来处理自己的身体,既不要贪执,也不要糟蹋、厌弃,而要以功德、修行来庄严自己的身体,使自己的身体与心灵能很好谐调,得以发展。 

地藏菩萨无量劫的修行及最初的发愿,我们已在第一品中看到了,他就是看到师子奋子迅具足万行如来相好庄严,想要佛那样的身体,千福庄严,所以他才发愿,来度尽众生。因此,地藏菩萨发愿修行,他所证得的身体不是一个身体,而是有分身。因为六道,实是业力形成,故又称业道。业道的众生无尽,地藏菩萨自己的愿也无尽。地藏菩萨发愿度尽一切众生。比如第一品忉利天宫大会中来了那么多菩萨、神、鬼,甚至于释迦牟尼佛问文殊,你数得尽吗?文殊说数也数不尽。佛讲我以佛眼来看,也数不尽。哪里来的这么多呢?这些来的神、来的鬼、都是地藏菩萨已经度的、正在度的、还没有度完的,甚至包括我们在座的都在内,都在忉利天宫。没有度的都在里面,不可能漏掉了我们,只不过你我都不记得,到过忉利天宫啊!已度、未度、当度,已成就、未成就、当成就,地藏菩萨都给他办了。地藏菩萨怎么能度过这么多无穷无尽的众生呢?你看看,“尔时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 祇世界”,这些分身的地藏菩萨都来到忉利天宫了,这许多的地藏菩萨,都是分身的地藏菩萨,不这样,他就有再大的神通也不能是这个度法。地藏菩萨的度法,就是分身千百万,你 有多少众生,我就有多少地藏菩萨。这就是说每个众生里,地藏菩萨都与你在一起,这就是分身。每一个地狱里,都有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分身到六道,包括地狱的各个处所。地藏菩萨为何能分身呢?就是由于他的悲大愿大。他的慈悲的力量,他的誓愿的力量,悲深愿重,悲愿形成了力量, 经过久远劫来的悲愿修行、无量修行,使地藏分身到六道,分身到地狱的各个处所。 

关于身体的分法,佛教中有法身、报身、应身或者叫化身的说法。应身与化身意义有区别,但又有联系。佛教对这个身体的分法有各种说法,有三身、四身,有五、六、七、八、九乃至十身等各种分类的方法。但三身说讲得最多。就算是三身里面的说法也有十几种。通常概括地分就是法、报、应三身。这个法身是不可见、不可说的;报身一般是指业报三身,应身和化身主要是讲变化之身。地藏菩萨的分身就都是应、化之身。地藏菩萨的法身是不可见的。他的报身因地之时,体现为师子奋迅万行具足如来时的“长者子”,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时是婆罗门女,乃至我们现在所谓九华山的金乔觉、金地藏,这个报身是有肉体的。但地藏菩萨真正的报身只有一个,现在所现的,又都是他的应身、化身。所以金乔觉又是地藏菩萨的化身。地藏菩萨的化身是因为他的愿力,他可以随每个众生而去,分身到每个众生的身上。因此,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地藏菩萨,如果你修行,学地藏法门,你慢慢就会感觉到。当然不学你就感觉不到的。

 地藏菩萨虽未成佛,还在辟支佛地,但实际上地藏菩萨他的愿力、他的修持,很多都是佛的境界。所以他的神通,他的不可思议的境界连释迦牟尼佛也赞叹:“我以佛眼来看,也数不尽。”所以地藏菩萨有很多境界是现出“佛”的境界的。佛的境界一般来说都是佛果,都是华严的境界,都是重重无尽的。华藏世界、华严世界都是重重无尽的世界。这也就是说我们的法界是重重无尽的。理法界、事法界、事理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佛的法界、境界都是全体的、无碍的。无碍就是没有任何限制,没有任何阻滞,是大自在的,是绝对超脱的,没有任何东西限制它、妨碍它。所以佛的境界是圆融无碍的。文殊菩萨说,我得了无碍智。此无碍以即没有妨碍,正因为无碍,才能跟佛证得圆融无碍,才能跟众生、跟法界互 入互容、互入互即。 

什么叫互入?就是互相摄入、互相容摄、互相涵摄,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象二面互照之镜,彼此依存,互入互摄。地藏菩萨跟我们是互相依存的,因为他是以六道众生为所观境,也就是以我们为对象的。特别是刚强难调伏的人更是他的重点对象。

 那么互即呢?就是等于味同一味,全同一味,没差别。也就是说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万物同体,一如水波相聚,水就是波、波就是水,此即是彼、彼即是此。地藏菩萨对我们不但互入,而且互即。因为他对我们互入互即,所以地藏菩萨就能分身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界体。

 接着,释迦牟尼佛说:我在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其中大部分还是好的,有了成就,但十有一二,恶习尚在。对待这些恶习还在的人,我已用分身法,广设各种方便善巧。“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辈众生,各种差别,分身度脱”。释迦牟尼佛讲,我在阎浮提五浊恶世教化的刚强众生,他们因根器利钝不同而教化不同,各个业力差别很大。每个人业力的情况不一样,业报情况也不一样。差别,最主要的是业力、业报的差别。对这些,我都分身度脱。你们看,释迦牟尼佛也分身,释迦牟尼佛的分身是他的愿力分身度脱。前面讲了地藏菩萨分身,我们每一个身上都有个分身地藏。那么释迦牟尼佛分身,是否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个释迦牟尼佛呢?这个问题,问对了。我们每个人身上也都有个释迦牟尼佛,分身得度。我们大家看看,特别是在做法会期间,早也拜、晚也拜,读的、想的、念的、行的,即心即佛,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身上的体现。当然,释迦牟尼佛的应身、化身除了应现于众生的心地之外,他也现各种身来度众生:以大神通之力“或现男人身,或现女人身,或现天龙身,或现神鬼身,或现山林川原、河池泉井”。请注意,除了现“身”之外,还现山神、林神、川神、井神等等。只要能够利及于人,都现身使之能够得到解脱。

 “非但佛身独现其前,汝观吾累劫勤苦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罪苦众生”。你们看,释迦牟尼佛亲自讲“累劫”、“勤苦”。累劫不是一身一世,而是无量劫、无量世,累劫勤苦的。佛是精进地来度脱罪苦众生,即还没调伏、度尽、度好的罪苦众生。这里要注意“随业报应”这四个字。随他的业力而得到报应,而报应中最苦的是堕地狱,特别是堕无间地狱。“若堕地狱”,假使这些众生堕入地狱恶趣,受大苦之时,“你”——地藏菩萨应该记得,应该忆念我在忉利天宫,如此殷勤、恭敬、诚挚地付嘱你。就是说现在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里,乃至我们这个世界结束了,再到下一个弥勒佛出世,我们每一个人也因之可说是地藏菩萨的一个“分身”。只不过看你 觉不觉悟而已。地藏菩萨有这么多无量的分身,正好表明地藏菩萨在因地时无量的发心。我们再看原文: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世界,这么多分身地藏都来了。还有“所有地狱处,分身地藏俱来集在忉利天宫”,以及“以如来神力故,各以方面,与诸得解脱、从业道出者,也各有千万亿那由他数,”共持香华来供养佛。这些人都是“各以方面”从地藏菩萨得度、得解脱的人。他们都是因地藏而得教化的。只要经地藏教化的人,就永 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地藏法门的又一特点,即经地藏菩萨得度,就再不会堕落,再不会轮回去了,其无上正等正觉就再不退转了。这些来的人,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暂无休息,而以地藏菩萨广大慈悲、深誓愿故,各获果证,都得了果了。所谓业道众生无尽,地藏分身亦无尽。无尽地藏俱来集合。他们来到忉利天后,心怀踊跃、情绪澎湃,瞻仰如来,看着释迦牟尼佛的相,目不转睛、舍不得离开一下子。这些从地藏菩萨得度跟还没有得度的都来了,还包括地藏分身到地狱各处的分身菩萨。所以,地藏菩萨又有一个称号,叫“千体地藏”,等于我们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叫千手千眼观音一样。 

上面第一段讲的是地藏菩萨无量来集会,显示地藏菩萨因地无量之法行。第二段起,是讲释迦牟尼佛以末世的众生来殷勤付嘱给地藏菩萨,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他成佛的这个世界,将没有度完的众生交给地藏菩萨来度,付托给他,而且是殷勤付托给他。这是这一段的意思。 

因为很多分身地藏来了,有成就的菩萨来了,还有很多被地藏菩萨度脱了的也都来了。所以释迦牟尼佛舒金色臂安慰众生,以金色臂来摩分身地藏的顶,所谓“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这是何等境界,这里的六道众生我都要交给你,要你来使他们解脱、永离诸苦。

 按佛教说法,一佛一世界。过去无量劫,无量世界有无量的佛,古佛。现在的佛,今佛只有一个,即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的世界就是娑婆世界,这个世界的所在地就是阎浮提,亦即我们众生所在之地;包括我们这个世界的六道众生。

 这一品叫分身品,一方面讲分身,讲分身地藏,同时呢,讲地藏菩萨的悲愿深重。释迦牟尼佛把他这 个世界的没有了脱、度脱的众生,特别是刚强难调伏的众生嘱托给地藏菩萨。在这里,早已预料到了,越是至末世,越是众生难度,因为刚强难调。这是第二段。

 尔时诸世界分身地藏菩萨,共复一形,涕泪哀恋,白其佛言:我从久远劫来,蒙佛接引,使获不可思议神力,具大智慧。我所分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度百千万亿人,令归敬三宝,永离生死,至涅盘乐。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如是三白佛言,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

 尔时佛赞地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吾助汝喜。汝能成就久远劫来发弘誓愿,广度将毕,即证菩提。 

这是第三段。这一段讲地藏菩萨接受了佛的付嘱、委托,分身遍百千万亿恒河沙世界,普利众生。佛为分身地藏摩顶,说了这么一段话,把娑婆世界的众生交给地藏菩萨,要他记得在忉利天宫的嘱托,不要忘记这些众生在受苦难,一直到弥勒佛出世之前,要帮助度脱他们。这时,诸世界的分身地藏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地藏,那么多的分身地藏共复一形,变为一个地藏,这就是表法啊!

 为什么分身千百亿呢?因为众生的根基有千百亿。为什么当来嘱托之时,他又要分身合一来承佛嘱呢?因为本愿只有一个。分身千百亿,本愿只一个,所以接受佛嘱的也只有一个。千百 万个分身地藏共复一形是表法,而非千百万个地藏就有千百万个愿,本愿只有一个。这就好比一个月亮照到千条江水,千条江水都有了月亮,而这千江之月只为一个月亮所摄,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分身地藏跟一个地藏是非一非异,非一非多。所谓“一月影临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这也说明了当机无量无边,本愿则唯一而已。

 法国有一个哲学家叫做巴斯德,他写了一部题为《沉思录》的书。他对无限的问题有着丰富的想象,并描写了一段话。当然巴斯德不是佛教徒,但他是搞哲学的,他的话很有哲理,对我们理解华严的圆融无碍、重重无尽会有帮助。巴斯德说:我们人的身体,在无限的大宇宙中。我们可以想一想,把我们一个人的身体摆在太阳系这么一个大宇宙体系中,在这一刹那,我们置身于大宇宙中,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如同不可见的渺小的一点。但是,我们如果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身体的内部,则又是一个大宇宙——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等,血液循环,气脉流通,神经的千丝万缕,人脑无以复加的复杂,储存的信息量如此之多,真是复杂的很。因而,回过身来看自己的肉体,看身体的内部,我们每个人又变成了硕大无比的一个世界,甚至于我们的肉体是一个很完整的世界。哲学家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感慨道:人体是在无限大与无限小当中的一个奇迹。不是吗?自己看自己是无限大,置身宇宙又无限小。从而他又思考:人和无限比起来,是个空无。比如有些事我们想到了,有些事我们想不到,如天空的无限,银河系,银河系以外……乃至于佛教所讲的三千大千世界及其外延,你的脑子该想不清楚了。但是人的身体和空无比较起来,人又变成一个全体。与无限比,人是空无;与空无比,人自身的身体却又成为复杂的全体。所以哲学家就说:我们人的身体是在全体和空无之间的一个中间点。这是第二个描写。一个描写人是在无限大与无限小中间的一个奇迹,一个描写人是在空无与全体中间的一个中间点。这虽是哲学家想象的,但有他一定的道理。接着他就感叹,说因为人永远见不到各种无限的终端,天体无限,光无限,这些无限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他看不到。看不到无限的终止和极端,所以无法知道事物的缘起和终结的秘密。事物怎么起源、怎么终了?也就是说,他既不能看到构成他身体的这个渺渺茫茫的空无,也看不到他身体与宇宙的无限大比较而言的无限小,也始终看不到自己的源流,看不到头和尾。所以他认为人对无限是永远的悲哀,是永远无法解脱的。法国哲学家的这些描写有两点很可取,一个就是说,我们看一个境界,看一个世界,因为立场不同,立脚点不同,随着看的立场的变化,所看的境界就不同。第二,一个大宇宙里包含着许多小宇宙,象太阳系包含许多行星,原子含许多原子层,上至无限大,下至无限小,这都是重重无尽,一层一层重重无尽,没有一个止境。这是巴斯德《沉思录》中对无限所发感慨的对的两点。

 但佛教讲无限、讲无碍,讲华严的世界与巴斯德不一样,比他的境界要高多了。从华严来讲,一个小宇宙,比如一个原子,不断地包含无限更小的宇宙,现在研究物质的基本粒子到了夸克层,有报道说又发现比夸克层更深的顶夸克了,这些可以无限分下去的夸克,不但是可以无限分下去的小宇宙,而且是又包括比它本身大得多的无限宇宙。你像一个原子不但包括原子核,又包括比它大了不计其数倍的太阳,小而又全,又不损坏它本身,常说“芥子纳须弥”就是这个意思。这就是华严中讲的无碍。如果说一个小的原子里头,不能包括比它大得多的太阳系的太阳,它就是有碍,而不是无碍了。华严所说小大无碍,这是巴斯德所未想到的。他只想到人是在无限大、无限小中的一个奇迹;但人在中间,对无限大无限小的两头永远弄不清楚又是个悲剧,他就感叹这个悲剧。他不知道这个无限大与无限小中间可以圆融无碍,无限大里有无限小,无限小里有无限大,可以互相包含,这就是华严。这是就空间来讲的第一点。

 华严第二点不同的境界,是在华严讲无碍的境界当中,即时间的观念被打破了。时间也不是一个单位的计量关系,什么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圆融,在当前,在当下,过去、未来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分开体现,这就是时间无碍。甚至于这个时候的一件事本身可以成为这个事物的全部,即这个事物本身就是时间,这个时间本身就是这个事物。这 才是华严的时空无碍。这个无碍,才是永恒的当下。这个永恒的当下既是过去,又是现在,还是未来。这是华严时间无碍的境界。华严讲的无尽法界、无边宇宙的大舞台,在各种不同的层次,无限期的用各种不同方式来演出各种法门。这一华严世界的根据在哪里呢?就是我们一直说到的圆融无碍、互即互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他的根据就是般若的空性。整个的法界,它的体呀,就是般若空性。正因为有空性,才可能圆融;正因为空性,才可能无碍;正因为空性,才可能互入;正因为有空性,才可能互即;正因为有空性,一切法得成,故失了空性一切法便不得成。

 因而,佛之境界无限,不是大小之无限,而是无碍和交融的无限,是现量直接的无限,是般若空性证入的全体无限。佛菩萨之无碍性,令一切入一、一入一切,大入小、小入大,此入彼、彼入此。因而佛之无限是无碍的无限、圆通的无限,是空性和全体的无限。所以为什么佛法讲到头都要讲到般若、空性上来呢?就是这个道理。如此,我们才能弄清楚分身、合身,此界、它界,不然的话,我们会把地藏经当神话。比如。一个地藏怎么会变为那么多千百亿那由他数的地藏?而这千百 亿他那由他数的分身地藏又怎么一下子变成一个地藏?要懂得佛的境界是圆融无碍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要懂得互即互入。我手上拿的杯子就是麦克风,麦克风就是杯子。正如禅宗的一句话:“青州牛吃草,益州马肚饱”。这就是说的“同体”。懂得了物质空性及圆融无碍的原理,就能理解分身地藏何以变成一个地藏。为什么地藏要分身呢?就是要当机,根据各种不同的根机分出千百万个地藏,又为何变回一个地藏呢?因为本愿只有一个——度尽一切众生,自己方成佛。所以承佛付嘱之时就不能分身承接,而是一个地藏来接,表示本愿只有一个。

 地藏菩萨是怎样来承接佛嘱的呢?经中告诉我们,地藏菩萨连讲了三遍“唯愿世尊”,即希望您老人家不要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连讲了三次!地藏菩萨很诚恳、很恭敬的表白,表示我一定要度脱。所以佛后来就赞叹地藏菩萨并为之助喜:“善哉善哉,吾助汝喜”。好啊、好啊,我愿意帮助你;你一定能成就久远劫来,发弘誓愿;广度将毕,你普渡众生后,即能证入菩提,你一定能够成佛。这是在听到地藏菩萨承接其嘱后,欢喜赞叹的一段话。 

我们读这部经的这一品,应该注意一个基本点:释迦牟尼佛的嘱咐,把我们大家带入了地藏菩萨的悲愿。你看,释迦牟尼佛这样嘱咐,我们又作何感想?如同演一部戏,释迦牟尼佛在那里嘱咐,我们虽不是直接的当事人,都是间接的当事人,是刚强难调伏的一部分。释迦牟尼佛那样嘱咐地藏菩萨,地藏菩萨那样答复他,我们作何感想?我们读过这部经时,应该进入地藏菩萨的悲愿,跟地藏菩萨一起发愿,那么我们就对了,这部经就读进去了。应该因释尊之嘱咐均入地藏 之悲愿。我们如果真的这样做了,就是如地藏的悲愿,接受了佛的嘱托。因而,读这部经的这一品,应该是“以世尊之嘱入地藏之本愿,入地藏之本愿来受世尊之嘱咐”。世尊嘱咐谁呀?是嘱咐我们大家啊!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分身地藏。你不要说度脱众生了,我们自己度脱自己吧,不要因自己的刚强难化,变成一个被度的对象。世尊如是嘱咐地藏,地藏如是慈护众生,地藏慈护众生就是世尊慈护众生。因而,我们要自觉觉他,减少世尊和地藏菩萨的麻烦和忧虑,而且更进一步,也帮助推行教化,行一份愿,分一份忧,这是我们读这一品应该注意的主要思想和态度。

 第二品就讲到这里、接下去的第三、第四、第五品里都牵涉到“业”,第三品是“观众生业缘品”,讲的是业缘;第四品是“阎浮众生业感品”,讲到业感;第五品是“地狱名号品”,讲到业报。业缘、业感、业报,都讲了业,所以我们要着重讲讲“业”。现在我们从第三品开始,先念完经文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