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地藏经法研究12吴信如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吴信如 著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来威神力故,遍百千亿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业报众生。若非如来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变化。我今又蒙佛付嘱,至阿逸多成佛已来,六道众生,遣令度脱。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第四品叫“阎浮众生业感品”,上一品叫业缘,这一品业感。众生沉沦于业苦,这正是佛菩萨悲愿所由发也。因为众生苦嘛,所以佛菩萨才发愿度众生苦。这一品是说地藏菩萨累劫大愿,就是不是一次、一劫,而是累劫都发大愿。地藏菩萨发愿都是为众生的业感,所以这一品叫“阎浮众生业感品”,以众生的业感为起点。在释迦佛的佛国里,在释迦法的系统里,地藏菩萨的大愿就是释迦佛的大愿,地藏是承佛的宣化来度众生。所以首先地藏菩萨对佛说,假如不是如来大慈力,我就不能做如是神通变化,现在又蒙佛付嘱,一直到阿逸多(弥勒佛的名字,又称慈氏菩萨)在佛之前,六道众生都要我来度脱。“唯然世尊”,是的,“愿不有虑”,请您放心,不要顾虑。因为前面释迦佛付嘱地藏的时候,地藏菩萨已经三次告慰世尊,唯愿世尊不以来世众生为虑。这里又重说,您放心,六道众生来度脱,我会完成任务的。这时佛又告诉地藏菩萨: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动经尘劫,迷惑障难,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以是等辈,吾当忧念。妆既毕是往愿、累劫重誓,广度罪辈,吾复何虑? 这段话很重要。一切没解脱的众生,它的性识无定,即是说,究竟 能否得到解脱,没一定。一般人都处于中间状态,好不到哪里去,也不是绝对的坏。恶习结业。善习结果。这很要紧。恶的结恶业,善的结善果。为善为恶,随境而生。随,是随顺,做顺字解。顺着环境而生,一般人都为环境支配,如果没有修行的话,很难支配环境,往往为环境左右。环境条件使他可以为善,也可以为不善,这样轮回五道,暂不休息。为什么写五道呢?因为地狱、畜生、人、天之五道是固定的。修罗没单独的一界,没有修罗界。修罗在哪里呢?寄居于五道。天道有修罗,即天修罗,与天打仗;地狱里有地狱修罗;饿鬼里有饿鬼的修罗;畜生有畜生修罗;人有人修罗,那些横行霸道的,就是人里的阿修罗。没有固定一界,寄生于五道。所以讲五道,过去印度画轮回图就是五道轮回。如鱼游网,钻出去还是要被网回来。以是等辈,象这样的众生,我当然要忧念啊。你既然继续过去的本愿,累劫重誓,广度罪辈,吾复何虑。佛说这些话都是赞叹地藏。 地藏菩萨的本愿,我们已经讲过了。现在世尊又提出来,地藏是累劫重誓。所以下面定自在王菩萨才提出问题:地藏累劫,各发何愿。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萨累劫已来、各发何愿,今蒙世尊殷勤赞叹,唯愿世尊略而说之。尔时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萨,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说劫,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六万劫。未出家时,为小国王,与一邻国王为友,同行十善,饶益众生。其邻国内,所有人民,多造众恶。二王议计,广设方便。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当度是辈,令使无余。一王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佛告定自在王菩萨:一王发愿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 释迦佛再度付嘱地藏的时候,会中有一定自在王菩萨,就问释尊,地藏累劫以来都发何愿?这实际上是继前第一品再展开来问,地藏累劫发愿,在因地这么长时间,除了在师子奋迅如来、在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这些佛前发愿,还发些什么愿?怎么发的?所以释迦佛又讲了地藏菩萨因地愿行的缘起。佛告定自在王菩萨,“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准备为你分别来说。世尊对定自在王菩萨说过去无量阿僧 祇不可说劫前,有一佛,叫一切智成就如来。佛叫如来,如来如去;应供,应该供养的人;正遍知,佛的智慧是圆满的,正的普遍的都知道;明行足,佛的修行圆满,明行俱足;善逝,懂得生死的原理;世间解,世间法都会;无上士,无比的大丈夫;调御丈夫,真正的男子汉;天人师;佛、世尊。这十个称号,是所有的佛的称号,所以是佛的通号。我们可以说佛、如来、应供,说药师佛也可以。所以经上讲一切智成就如来,也是这十个称号。这个佛的寿命是六万劫,怎么寿命这么长?佛有法身、报身、应身。佛的法身是永恒的,看不见、摸不着,无所不在、无所不有的;报身与众生一样,也是业报身,业报而受生。所以释迦佛也有生老病死,寿命也有尽,报尽了也就完结了。当然,佛的报不是我们一般的业报,是佛报,但还是报。他是净业所报,清净的业所报。所以一切智成就如来,他的寿命有六万劫。他未出家之前,是个小国王,和隔壁邻国的国王是朋友,都做好事。邻国内的人民多造恶,两个王就议论,怎么度脱。一切智成就如来就发愿,我要早成佛道,令这些人解脱。另外一个发愿,就说我自己先不成佛,我要把这些人都度脱才成佛,使众生解脱得安乐我才成佛。佛就告诉定自在王菩萨,这二王里面,发愿早成佛的就是一切智成就如来,另一个先度众生才成佛的就是地藏王菩萨。这就是佛答定自在王菩萨的问,地藏累劫发愿的情况。 复于过去无量阿僧 祇劫,有佛出世,名清净莲华目如来,其佛寿命四十劫。像法之中,有一罗汉,福度众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设食供养。罗汉问之,欲愿何等,光目答曰: 我以母亡之日资福救拔,未知我母生处何趣。罗汉愍之,为入定观,见光目女母堕在恶趣,受极大苦。罗汉问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业?今在恶趣受极大苦。光目答言:我母所习,唯好食啖鱼鳖之属。所食鱼鳖,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计其命数,千万复倍。尊者慈愍,如何哀救?罗汉愍之,为作方便,劝光目言:汝可志诚 念清净莲华目如来,兼塑画形像,存亡获报。光目闻已,即舍所爱,寻画佛像而供养之,复恭敬心,悲泣瞻礼。忽于夜后,梦见佛身,金色晃耀,如须弥山,放大光明,而告光目:汝母不久当生汝家,才觉饥寒,即当言说。其后家内婢生一子,未满三日而乃言说,稽首悲泣,告于光目:生死业缘,果报自受。吾是汝母,久处暗冥,自别汝来,累堕大地狱。蒙汝福力,方得受生,为下贱人。又复短命,寿年十三,更落恶道。汝有何计,令吾脱免?光目闻说,知母无疑,哽咽悲啼而白婢子:既是我母,合知本罪,作何行业,堕其恶道?婢子答言:以杀害毁骂二业受报。若非蒙福,救拔吾难,以是业故,未合解脱。光目 问言:地狱罪报,其事云何?婢子答言:罪苦之事,不忍称说,百千岁中,卒白难竟。光目闻之,啼泪号泣而白空界:愿我之母永脱地狱,毕十三岁,更无重罪及历恶道。十方诸佛慈哀愍我,听我为母所发广大誓愿:若得我母永离三涂,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发誓愿已,具闻清净莲华目如来而告之曰:光目,汝大慈愍,善能为母发如是大愿。吾观汝母十三岁,舍此报已,生为梵志,寿年百岁。过是报后,当生无忧国土,寿命不可计劫。后成佛果,广度众人,数如恒河沙。 佛告定自在王:尔时罗汉,福度光目者,即无尽意菩萨是。光目母者,即解脱菩萨是。光目女者,即地藏菩萨是。过去久远劫中,如是慈愍,发恒河沙愿,广度众生。未来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恶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语者、两舌恶口者、毁谤大乘者,如是诸业众生,必 堕恶趣。若遇善知识,劝令一弹指间归依地藏菩萨,是诸众生,即得解脱三恶道报。若能志心归敬,及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或复饮食,如是奉事者,未来百千万亿劫中,常在诸天受胜妙乐。若天福尽,下生人间,犹百千劫常为帝王,能忆宿命因果本末。定自在王,如是地藏菩萨 有如此不可思议大威神力,广利人生,汝等诸菩萨,当记是经,广宣流布。 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愿不有虑。我等千万亿菩萨摩诃萨,必能承佛威神,广演是经,于阎浮提利益众生。定自在王菩萨白世尊已,合掌恭敬,作礼而退。 地藏菩萨在另外一劫,就是在清静莲华目如 来的世界里,这时如来已涅盘了,是像法时期。这时有一罗汉来普渡众生。这位罗汉碰到一位女子叫光目女士,她设食供养这位罗汉。罗汉问她:你有什么愿望?想解决什么问题?光目说:我母亲去世后,我想修福报来救拔她,但不知我母亲 现在身在何处。罗汉怜悯她,就为此修定做观,看到光目的母亲堕在恶趣中,受极大的苦难。光目就告诉罗汉,我母亲习惯吃生物,鱼、鳖,而且吃其子,或炒、或煮,恣情享受、食啖。吃的鱼鳖计千万计。光目说:菩萨您慈悲救救我母亲。罗汉说:你可志诚念清净莲华目如来,因那是在清静莲华目如来的佛国里。依靠该佛的加持,念佛,塑画形象,供养佛像,并以清净心来瞻礼礼拜。后来光目女夜晚就梦见了佛身,金色晃耀,象须弥山一样,大 放光明。佛就告诉光目,你的母亲不久就要在你家投生,只要一投生就会说话。后来光目家中丫环,生了个小孩,没满三天就说话了,跟光目说:“生死业缘,果报自受”。这句话很重要,是这部经中的精辟的话。我是你的母亲,自从与你分别以来,堕地狱里,靠你的福力,我方得受生为下贱人,而且短命,顶多活十三岁,还要堕恶道,你有什么办法令我能彻底脱免?光目知道这确实是自己的母亲,很难过,对母亲讲,你既然是我的母亲,你应知道是做了什么事情堕到恶处?丫环说:我以杀害、毁骂二业受报。可能光目母亲在世 时毁谤三宝,可能对常住不敬,可能对所交人恶言相加,毁骂、伤害别人,杀骂二业使她难以解脱。光目问母亲,地狱里的罪报怎么样?她母亲是过来人,她说:罪苦之事不堪言说,再说,一千年也说不完。光目听了以后,更加哭泣,母亲仍未解脱。她因塑过佛像、供养过,并得了梦,就再向空中对佛说:愿我母亲,永脱地狱,十三岁之后能不犯重罪,不再堕入恶道。希望十方诸佛听我发愿:如果使我母亲永离地狱、饿鬼、畜生三途之苦,以及不做下贱人,乃至于不做女人,且永劫不受。“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 这一段经文中讲得很清楚了,这说明释迦佛以两个事实来说明地藏累劫发的愿。本愿是一个,而发愿的情况时间地点不一,地藏菩萨因地所现的身也都不一样。所以佛告定自在菩萨,一是二位国王,一是光目。度她的罗汉是哪个?就是无尽意菩萨。光目的母亲是谁呢?就是解脱菩萨。光目女就是地藏菩萨。都是讲的过去因。无尽意菩萨在《法华经》中提到过,是与观世音菩萨同类型的,协助释迦佛众生的一尊大菩萨。 释迦佛说:过去久远劫中,地藏菩萨这么慈悯,发这么多愿来度众生。所以未来世的众生里,或男人或女人,不行善者,必定要堕恶趣。假使遇到善知识,劝告这些行恶的人,在弹指之间能够归依地藏菩萨,那么这些众生就可解脱三恶道报。假使能志心归敬,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奉事者,常在诸天,或很长时间能为帝王,能忆宿命因果本末。地藏菩萨有如此不可思议大威神力,广利众生,所以释迦佛就此把六道众生嘱咐给这些菩萨,不单是交给地藏菩萨一位,而且对这些菩萨也做了交待。汝等诸菩萨摩诃萨,要记住这个经,广宣流布。过去把《地藏经》当做小乘是错误的,如果是小乘经,交付的就是辟支佛、阿罗汉。释迦佛把弘扬地藏经的责任交结了诸大菩萨,还不是一般的大菩萨,而是象定自在王、文殊这样的大菩萨。所以定自在王菩萨就代表诸大菩萨说:我们一定能在阎浮提宣扬这部经。 尔时四方天王,俱从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萨于久远劫来,发如是大愿,云何至今犹度未绝,更发广大誓言?唯愿世尊为我等说。 佛告四天王:善哉善哉,吾今为汝及未来现在天人众等广利益故,说地藏菩萨于娑婆世界阎浮提内、生死道中,慈哀救拔度脱一切罪苦众生方便之事。四天王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四天王:地藏菩萨久远劫来,迄至于今,度脱众生,犹未毕愿。慈愍此世罪苦众生。复观未来无量劫中因蔓不断,以是之故,又发重愿。如是菩萨于娑婆世界阎浮提中,百千万亿方便而为教化。四天王,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若遇瞋恚者,说丑陋癃残报。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若遇烧山林木者,说狂迷取死报。若遇前后父母恶毒者同,说返生鞭挞现受报。若遇网捕生雏者,说骨肉分离报。若遇毁谤三宝者,说盲聋喑哑报,若遇轻法慢教者,说永处恶道报。若遇破用常住者,说亿劫轮回地狱报。若遇污梵诬僧者,说永在畜生报。若遇汤火斩斫伤生者,说轮回递偿报。若遇破戒犯斋者,说禽兽饥饿报。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若遇吾我贡高者,说卑使下贱报。若遇两舌斗乱者,说无舌百舌报。若遇邪见者,说边地受生报。如是等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业,恶习结果,百千报应,今粗略说。如是等阎浮提众生业感差别,地藏菩萨百千方便而教化之。是诸众生,先受如是等报,后堕地狱,动经劫数,无有出期。是故汝等护人护国,无令是诸众业迷惑众生。四天王闻已,涕泪悲叹,合掌而退。 赞:如来慈愍 转大法轮 婆罗门女救慈亲 觉华度迷津 摩耶夫人请问地藏因 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三称) 这时,四天王又当机。四天王与我们汉传佛教很有缘。每一个庙一进山门都有四天王。特别是北方的毗沙门天跟中土更有联系。四天王实际上是代表众生问的:地藏久远以来发了这么大的愿,为什么到现在要度的众生还未度尽,还要发愿呢?这还真是个问题,为什么无量劫,每劫都发愿,每劫都度,现在还没度尽、还在发愿?佛就告诉四天王,这四个字很要紧:“因蔓不断”,因是业因,蔓是藤蔓,就是众生业力的业藤不断。为什么还没度尽呢?因蔓 不断,一直到现在还没度尽,还得继续度。“以是之故,又重发愿”。从这里可以看出实叉难陀翻译的文笔,很多地方考究得很。 如是菩萨,在娑婆世界,阎浮提中,行百千万亿方便,而为教化。地藏菩萨怎样分身地狱救度众生呢?他碰到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遇到偷盗的,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碰到什么恶业,说什么报。我们读了《地藏经》后,如果有人告诉你,不要这么做,做了以后会受什么报,那么你至少应该看做他是受地藏菩萨的加持来劝你的。没学过的,另当别论,学过《地藏经》,就应做如是观,应该看到地藏的分身。 说了这么多,这个报、那个报,这个业、那个业,最根本是身、口、意,十善业,十恶业。所以我们要守戒,持善戒,不杀、不盗、不淫,思想意识不贪、不瞋、不痴。口里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说诚实的话,不说挑拔的话,不说粗话、侮辱人的话。在身口意三业中行善,持善戒。恶业是在十恶道中造,与善业相反。报分好几种,报因不善,果报不完全一样。但有一条原则,同类等流。造什么因得什么果,是相应的。杀生,短命报,偷窃,贫苦报。因与果是相应的。我们常讲“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网就是业网。这里很重要的是意业。我记得看聊斋的第一篇,有一个知识分子考中了,怎么中的呢?就是说了两句话,得到了玉皇大帝的赏识,即:“有心为善虽善不善,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这就是讲意业。思想意识,有心,无心,也就是我曾讲过的故思业和不故思业。这一品总的来讲,就是看阎浮提众生的业感和第三品的业缘。
|